2015年10月23日星期五

Buah Sekiat

Buah  Sekiat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有个小菜市场,单是附近村民采摘的野菜都足以媲美Pasar Tani 我常去菜市场温书,把野菜的名字和吃法记住。外子是我会行走的字典,不懂的问他决不会让我失望。我的好奇心很重,对什么都有兴趣,没看过的野菜野果一定打破砂锅问到底。就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环境,取长补短,他能满足我的求知欲,否则才不会沦落为它的煮饭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跟他回乡,沿途碰上什么植物可以生吃,什么植物可以入馔, 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解说。特地带我去拜访村里的长辈,让他们填补我的好奇心。嫁给他之后,对野生植物更有兴趣,总觉得像他们那样随手转一圈都有新鲜菜肴下厨,很幸福。外子能满足我的都满足了,到处去挖掘野菜带回家博我一笑。家里曾经有过很多种类野菜,虽然因为土地问题被迫割爱,但我已经掌握一些知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在菜市场里,他兴奋地指着一堆橙红色的果实说这个叫Sekiat 是野生果实。他小时候常在森林里采来吃, 多年未见。身旁的马来妇女看着我这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女人,异口同声地问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吗?还不表现待何时?我那从不隐瞒他出身的先生马上说他自小在森林里吃到大,他这老婆却没看过。看他们为那小小的野果议论纷纷,我倒像个外星人,只有听的份。这种情形常在菜市场上演,我都不会觉得糗了。热心的人不少,每个都叫我试。卖的人也不在意试吃的人掉头就走,反正森林拿出来,是上天赏赐的,卖多少就是净赚。外子用RM1 买了一大袋,不必本钱的生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这个果实有无名指第一个指头大小,果肉只是薄薄一层,酸甜的程度比Dokong 更甚,果肉只占20%,其余都是种子,难怪没有商业价值。外子说要连种子也一并吞下肚,隔天好排便。才不!我吃了两大串,没吞任何种子。Sekiat 等我在森林迷路没食物吃时,它可能就是让我维生的果实。

2015年10月21日星期三

Jering Roll

Jering Roll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uah Jering,学名Archidendron pauciflorum 是一种豆类,树身高大,产于马来西亚及印尼。 马来民族剥开外面深褐色的硬皮,取嫩果肉沾腌鱼酱配饭吃。这果实带有轻微的臭味,就像臭豆。华裔家庭比较少接触这类果实,我自小看人家吃,都不曾引起食欲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外子说家婆会把这些果实连皮埋在沙里,过一段时间直至它发芽才取出生吃或入馔,口感变脆。嫁给他后没看过家婆那么做,无法尝试。马来菜市场里也有售卖用醋和盐腌的Buah Jering 这些食物妈没教我吃,知道它是什么却不会想吃,也无法描述它的味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蒸熟的Buah Jering 却是我喜爱的小食之一, 它带着我美丽的童年回忆。蒸的过程不简单,蒸的步骤不完善,吃的人会无法排尿。看到 在印尼公干的外甥把Buah Jering的照片放在家族社交媒体上,三姐姐马上反应叫他带回来。我则即刻跑菜市场一趟,带回家大快朵颐。拍了照放上去,二姐也马上有反应,大家热烈讨论我们共同喜爱的食物。

   我还未上学时,二堂哥仍留在祖屋,其他堂姐姐都出外深造,我和他相处的时间较长。他会烤牛油蛋糕给我吃,放学回家不忘记买零食给这个孤单的小堂妹。跌倒受伤,替我搽药的也是这个二堂哥。我像个小屁虫跟在他身后去抓孑孓喂鱼,随他到处溜达。大伯母上菜市场常买Buah Jering 回家,二堂哥很有创意,他有自己的一套,说就这样沾椰丝不好吃。 要吃Buah  Jering得先把石臼洗干净,搽干,再把一块块Buah Jering用阴柔力道舂扁成片。椰丝加入糖和盐后搁置一会直至糖融化。把椰丝包入每一片Buah Jering 中,卷紧,待Jering吸收椰丝的味道才放入口。这小小的Jering  Roll 勾起大家的甜蜜回忆,在不同角落的我们都在谈论这小食。我耍赖地怪二堂哥,当年被他骗,害我到现在不能照着传统吃法吃,怎样都要把它舂成片。上网查看,还真没人像我们一家那么吃。二姐说这是她的Popiah jering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称呼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老二回来看到问那是不是寿司?我说不是。茹素期间的他竟然问我那皮怎么煎,用什么制作的? 外子走入厨房也不相信那是我从早市买的Buah Jering 问我如何把块状变片?他说Buah Jering 一舂就碎,那里可能成片状?我告诉他这叫功夫,因为贪吃练就一身功夫,哈哈!若跟我一起生活的人都没看过,外人肯定更不知道那是什么。小小一个Buah Jering竟然只是我们几个堂兄弟姐妹的共同回忆,也是这些共同点让我们感觉亲切,即使远在他方也维系那一份情。

2015年10月16日星期五

浓浓的人情味

浓浓的人情味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起受训的朋友说若我去山打根,她会带我上山顶吃海鲜肉骨茶。那是第一次听到海鲜肉骨茶。事过多年虽然西马有卖,我还是没机会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最后一顿晚餐,我得在佑记肉骨茶和海鲜肉骨茶做一个选择, 除非有两个肚子吃两顿。佑记挤满人,我们不想等, 那就吃海鲜肉骨茶。捧来的砂煲锅里有螃蟹、虾和啦啦。毫无鲜味或药材味,就只是一碗普通的汤。没吃过其他档口的无从做比较,但若这是海鲜肉骨茶该有的味道,我还是选择排骨版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去逛土产店只为买咖啡,买了不同品牌的丹南(Tenom)咖啡,这是西马买不到的。想到那未装箱的干海产,明早要飞了,还没整理行李。厚着脸皮问新潮盛号年轻的老板娘可否给我一个箱子?她知道我要装东西上机,贴心地选一个箱子另加一截绳子和一小卷胶纸,难题解决了。我很感激她,予人方便自己方便,下一次我一定再来光顾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回旅店把所有物品装箱,全是咖啡和干海产。妈爱吃山榴莲,可惜无法把它带回去。感叹时间过得太快,却又庆幸一路走来都碰上好人。问路时土著老伯伯担心我们走错路,一再交待清楚每个分叉路口。买榴莲时土著阿姨为了让我方便带上车,用有限的言语讨论了又讨论才想出大家满意的方法。在天涯海角担心我们被风吹掉的陌生人在一旁等待施与援手。纯朴有礼貌的沙巴人,让我的旅途留下美丽的回忆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隔天很早就醒,在楼下的点心店用早餐。我还是点了皮蛋烧卖,不错却比富源咖啡室的逊色些。其他的中规中矩,除了炸虾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去机场前先到Tanjung. Aru 有几个家庭在野餐。海滩没有之前干净,沙巴旅游业经过六月的地震后仍没全面复苏,游客少,地方设备的维修和清洁工作也松懈了。车里还有一梳香蕉,我找上一家有小孩的家庭,说我们要上机了,香蕉送他们吃。对方愣了一下却也欣然接受, 幸亏没人认为我意图不轨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机场刚开始实施自己打印行李标签的措施,我和几个旅客不知情去排队。好心妇女看到我们手上空空,特地赶来告知,还悉心解说才免了排冤枉队。世界上就是有那么多好人,让我的旅途完美结束。

沙巴的交通圈多到令人惊叹,小的比大饭锅大一些,大的像个小花园。有些干脆在地上画个圈算数。

2015年10月14日星期三

天涯海角任我行

天涯海角任我行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们住的酒店虽被餐室环绕,但时间尚早,没几间店开门,还是驾车到加雅街找古老味。这家烧腊店挤满人,都是本地人,怎么说?你看他们悠闲的吃法就知道。外子迷上斗亚兰的蛋面,他几乎每一餐都想点斗亚兰清汤面。难怪那么多人推荐加雅街的食物,这家烧肉和烧鸭皮酥脆, 面条的调味料也恰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吃饱了,还贪吃,肚子装不下,用盒子装。找到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富源咖啡店,招牌还是旧式的,里面却翻新得像西式咖啡厅。这里最出名的加椰牛油面包,我买了一套,外加皮蛋虾子烧卖。加椰面包里夹着一块厚厚的牛油,这就是它特别之处,可是那加椰不对我胃口,淡而无味。烧卖里有一小块皮蛋,虽以鸡肉为馅,但加入虾子后口感和味道都提升。我对这个烧卖情有独钟, 之后还念念不忘。

远处那栋建筑物就是以往常在电视出现的Yayasan Sabah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沙巴的路程不能惯性以公里计算,如果你在西马以一小时抵达一百公里的路程,那在这里就必须加多半至一小时。马路虽然不多车,路却不宽敞,司机很少无故超车,多数有耐性地慢慢尾随。外子不止一次称赞他们的驾驶态度,碰到一两个超车的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那一定是西马司机,把烦躁的个性带过来。我很羡慕他们的悠闲,不匆忙、不必打战,步伐慢一拍。外子说难怪以前念书时,比赛包尾的一定是东马土著,而我记得读书时代逾时不交功课,每次被讲师训的也是几个东马的土著。如果你在这里看到他们生活的节奏,你就明白为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水果盛产,路旁有一些水果档,买了各种水果,新鲜便宜。看到不同品种的榴莲,有金黄色、鲜红色, 可惜身体已经开始抗议,再吃下去可能要发热气。会错意,以为外子要吃香蕉,五零吉买三梳香蕉,任我们怎么吃都吃不完, 一路上就是不停地吃各种水果,还有沙巴出产的dokong 皮厚却够味,酸甜多汁,跟山竹不分上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Kota Belud转一圈,没有多大变化。朋友常揶揄旅游局误导外国游客,拍土著在马路骑马的照片当吸引力,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可以骑马在街上奔驰。其实这只是一个小镇,马路上塞满车子, 人们穿着普通衣着,进行日常的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拐入往Simpang Mengayau 的路段走去,进入一段碎石子路,五年了,这条路还是没完全铺上柏油。 天涯海角的景色依然那么美,围上栏杆后的平台让人更安心。我不断拍摄远处的景色,当年只顾看风景,风景照没拍几张。这一次钻入不曾踏足的岩石边沿,看得更全面。往下走就是曾经震撼我视觉的海角,这一次猛烈的风刮得我不得不把相机收起来,全程只靠手机拍摄。手机被风吹得差点从手上飞走,人也差点飘上空。我无法走下岩石,风吹得直不起腰。跟大自然界比起来,人类是那么渺小。能感到四周关心的眼光,他们也担心我被风吹倒。好不容易下到下面,有个男士赶紧走过来吩咐我待会从另一个方向爬回去,哪里风力较弱。有两个男人在旁等候想扶外子一把,他的眼镜差点飞。一手托眼镜,一手提我手袋,没手抓岩石。自顾不暇的我不敢把相机拿出来,风把大量的海水刮起扑向我们,很快的面颊、手臂都沾满盐晶体。我和外子在海角上互相扶持,有点劫后余生的感觉。站在岩石上的人根本站不稳脚,有些人干脆打退堂鼓,不下来了。五年来被海水侵蚀的岩石,有了一些变化,刚刚跟我说话的男士挨过来说这里的风景一直不断在变,有一天眼前的岩石也会不见。他意味深重地说没有什么东西是长久的,就像人生。我看着这个有意思的男人说趁它还在时多看几眼,活在当下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举起手机什么也看不到,胡乱按一通。眼前怎么拍都是美的,要小心自己的步伐,要握紧手机,还要担心大风把我吹入海里。外子说真是难忘的经历,从来没经历过那么让人难忘的一刻,我们颤抖着拉着对方,不是害怕,是风力太强。同一个景点,不同的时间看到和感受到的都有别。眼前的风景再怎么描述也写不出它的独特之处,在他人眼里还不就是风化的岩石和海水, 有什么特别?我受朋友的毒太深,当初他那句一脚踩在南中国海,一脚踏在苏禄海的气概深刻我心,让我觉得海洋就在我脚下。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听从陌生男人的话从另一个方向爬上,果然没被风吹袭。天色骤然变得黑暗,暴风雨来临的前序,无法慢慢欣赏景色,赶紧逃上车。都已经来到这里,不到古达一趟有点不完整。午后的古达没什么人,菜市场里的鱼虾也没有仙本那来得有看头。我还是买了一大块咸鱼和鱿鱼干, 要不亚航的行李配额白买了。找一家小食店,人家都快关门了,没选择。外子吃到他斗亚兰蛋面,很开心。我才不要只吃同一样东西,没乐趣。与其看他又呕又吐,让他继续吃清汤蛋面吧!



Tarap 果,像cempedak, 果肉小,味道浓烈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回程途中,在烤玉米的档口停下来。上一次没吃,这一次要试了。一串有四条,我肚子根本没机会饿,洽商买两条就好。车驶了一段路,咬一口玉米,甜入心坎。玉米多汁清甜,跟我印象里干巴巴像嚼蜡的烤玉米根本是两回事,下一次再来我会买两串!

2015年10月12日星期一

昆达山- 保弗

昆达山- 保弗

Pine Resort

 我们住的小屋
如果你喜欢安静,这里没人会打搅你。

 Pine Resort

我用相机拉近神山顶,可惜烟霾替它蒙上一层面纱

 
清晨六点,咖啡香混杂树林香。




好吃的Sukang榴莲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天还没亮就站在窗口听风吹树林的声音,整列树叶拍树叶的沙沙声,有股让人平静的力量。外子还在被窝里盖着两层被,我已忍不住泡两杯咖啡坐到阳台上。咖啡香混合露珠和草香,城市欠缺的味道。

            此行带了个小饭锅,希望可以煮一些海鲜吃。偏偏这是水果季节,肚子装了几公斤水果,饭锅只能拿来煮韩国辣面。寒冷的天气有热辣辣的汤喝,感觉温暖。我喜欢坐在这里读旧报纸、喝咖啡,什么也不想,难得悠闲。



       上一次来很喜欢松林度假村建在树腰间的开放咖啡厅,此行旧地重游,面目全非。咖啡厅已经被塑胶屋顶盖起来,桌上铺上廉价的塑胶桌布。一刻也不想留,怕破坏印象中美好的回忆。有些事,想做就即刻去做,时过境迁,想做也做不到。

度假村冷冷清清,虽然上网查过住客率爆满。这地方的木屋很漂亮,可是说到景色,雪岭还是首选。昆达山气候凉爽,坐在阳光底下也不会感到热。这里的旅舍都没有冷气,温度低得让人受不了,用不上空调。



        外子没有第一次来的兴奋,我们取消去山打根,改攻保弗那条路线。从昆达山下去市区,路经一大片稻田,田里没有稻草人,却插了许多像风筝的彩色旗帜, 有片草原竟然插了许多黑旗,有点诡异。




       沿着海路经Putatan 到达Papar,  这里的小镇很小。我们点一煲肉骨茶。清淡的肉骨茶比较像肉羹汤,没有药材味。


           外子家乡有个从保弗Beaufort嫁过去的卡达山妇女,他很奇怪这个女人怎么能随夫呆在他偏僻的家乡,执意要去看保弗。看到保弗就是那么一个小地方,谜团揭开了。一个小镇,生活节奏缓慢,多数沙巴人日子过得没压力。司机很少超车,即使前面有辆电单车在路中行走,后面跟着长长的车龙,大家也很有耐性地跟。鲜少听到他们按车笛, 对过马路的路人,总是很有礼貌地停下来。一路上外子连连称赞了好几次,在西马慢一点就听到三字经。悠闲的生活让他们比西马人情商更高,幸福指数也较高。我试过在狭窄的路旁下车,当时脚麻痹,打开车门,行动缓慢,后面要经过的车辆很有耐性地等,一点也不烦躁。


本来还想驾车到搭渡轮去纳闽的码头,时间太匆促作罢。不留一点遗憾,下一次就没藉口再来。转回头,外子走另一条路,让我看更多的小镇和风景,看东马的人怎么生活。 沿途靠海一带有卖新鲜虾米和江鱼仔,比亚庇市区卖的便宜多了。有一家虾米,价廉物美; 买虾米,送一大包江鱼仔, 全是屋后海滩捕上来自己晒干的。我得意地看着外子,买虾米省下的钱够买我单程飞机票。




          除了亚庇,它附近的小镇非常小。晚餐在Dongongon一家餐室解决,点了加辣的叁末马来盏虾却一点也不辣,沙巴人吃得很清淡。天降大雨,外子看到我笔记本上的旅店名称,即刻登记入宿。这家刚开张不久的旅店很干净,我没有太高要求,有得睡觉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