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

Ketupat Pandan Ketupat Palas

Ketupat Pandan Ketupat Palas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开斋节宴会, 我拿了几个Ketupat Palas给妈妈吃,她开心得像个孩子。她说太想念这食物,一直渴望有人送几个过来。我让她愿望成真,珍而惜之地捧在手里一口气吃完。有点意外,这么普通的食物竟然让妈妈那么开心。既然喜欢,买几串就好。妈妈反问买的能有这样的水准吗?这可难倒我了,妈妈的准则我清楚,外面卖的味道非我所能控制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请书记帮我找棕榈叶,她说在托人找,还没找到。妈妈是急性子,她要的东西得尽快满足。我去参加宴会时一路上在寻找这叶子的踪影,不见踪迹。隔天按捺不住,叫女儿采一束香兰叶,反正都是叶子,没有棕榈用香兰。书记描述她母亲的做法,也是外婆蒸糯米的手法。参考其他人的步骤,各有千秋,我还是选择外婆的手法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香兰叶韧性不强,包起来费功夫,蛮力中要带阴柔。包了近三十个,再入蒸笼蒸。请外子帮我试一个,他一口气吃了三个,还说好不好不在叶子,在蒸糯米的功夫。女儿说外婆吃了连赞好,还问她妈妈怎么会做?其实这东西不难,糯米要蒸得够熟,味道适中,最后是包扎手法,包得越紧越好吃。材料也不过是糯米、糖、盐和椰浆。等那一天我量了材料才来上食谱。

2017年7月17日星期一

泰式黄姜咖喱

泰式黄姜咖喱


木蝴蝶嫩叶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家有一棵没被砍伐的木蝴蝶树,妈妈喜欢吃它带微苦的嫩叶。外子把它移植到门前,虽然环境不好,依然茂盛。临出门给妈妈煮了一道花肉,再把鸡翅膀放入一起煮,一个味道两种菜肴,装盒后我可以放心出门。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没有写食谱的动力,只想做个记录,只希望快点回复正常的生活。感激七姨提供的黄姜酱,省却很多麻烦却能煮出家人爱吃的味道。

2017年7月12日星期三

隐藏中的乌雪古早味(二)

隐藏中的乌雪古早味(二)



我从没来过这里,但这地方很像爸爸常带我去的小镇


 小时侯常随爸爸去这种店屋卖橡胶,几十年前的记忆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听闻龙邦新村有美味的手工包子,还有座古庙。我们到哪儿吃早餐,顺便看看这里的景色。这一次没带相机出门,不是旅游,没有旅行的悠闲。这里的包子中午才出炉,要预先下订。座落在角头的店屋处在龙邦警局对面,那一排战前的店屋有些已成废墟。早餐有咖喱面和咖喱干捞面,面条弹口,味道不适合我们。干捞面上的咖喱汁,椰浆已煮成块状,犯了我的大忌。每个地方都有伴着他们成长的童年食物,那是当地人喜欢的口味,我这个外人路过一试,算不得准。这家不起眼的咖啡店有着浓郁芳香的白咖啡,喝了一口以后,觉得它比高级咖啡座的贵咖啡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先是香味扑鼻,喝入口里咖啡香醇却不过甜。奶香奶味只起托衬作用,依然屈居配角,我忍不住连赞几声。泡咖啡的不是老师傅,是年轻小伙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午回去取包子,约定的时间未到,转到古庙前。这家古庙有孙中山先生留下的足迹,庙旁有大树遮荫。喜欢这里却没有旅游的心情,下一次有机会再入古庙吧!龙邦有条河,分隔乌雪与霹雳;四周有山脉,树木长得青翠茂盛。路过一家不错的小型度假村,我把它记在脑里,有缘再来度假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包子未出炉,再来一杯白咖啡,泡咖啡的头手笑开眼,一天跑两趟喝他的咖啡,是荣耀。后面打开蒸笼,包子香味飘到前方,我忍不住争取同意跑到厨房拍照去。贪婪地嗅着混合着竹笼的包子香,再看看那黑得发亮的蒸笼,这就是古早味。 买了叉烧包和咖喱菜包,老板娘小心翼翼地为我们装袋。四大袋包子熏得满车包子香。第二杯白咖啡让我精神处于十小时亢奋状态中,到了夜晚还合不上眼。包子大,馅料多,价钱十分廉宜,做街坊生意,志不在赚钱。包子要趁热吃,冷后粘牙,少了一点点弹性。个人比较喜欢咖喱菜包,脆口沙葛是卖点。



          这家清真包子有九十一年的历史,店内全是马来顾客,墙上挂满剪报和杂志报导。出售咖喱鸡肉包、咖喱牛肉包、红豆包(不是豆沙包)、咖椰包。包子皮耐放,冷却后依然松软有弹性。辛辣的咖喱做成馅自然合友族胃口,更合我意。红豆磨出的内馅,连不爱豆沙的女儿都称赞。至于那咖椰包,我觉得还可以,比较喜欢Bo Lan 阿姨的版本。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进入乌雪龙邦新村,原本打算去吃奶油非洲鱼,人家却不做我生意。午饭时间已过,随便进入大会堂里的煮炒档,连名字也没有。点一道辣椒干蒸非洲鱼、虾酱炒花肉和马来风光。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,不讲究好吃,只求饱肚。第一道捧上来的虾酱炒花肉,色香美味俱全,未入口已被那镬气征服。花肉里加了茄子和长豆及羊角豆,全都是我不爱吃的菜类,可是如此炒法却让我忘记那让人毛骨悚然的粘液。辣椒干蒸非洲鱼更是好吃到连鱼骨也几乎要吞下肚,肉质细腻的非洲鱼反而比酱蒸非洲鱼来得可口,我用味蕾记录味道。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临上车前看到糕点档,选了好几样。厝叶糕的皮清香软Q,可惜馅料里的菜蒲太甜。香兰制作的糕点也不错,带着一股天然草香,再加上香蕉叶包裹,合我意。虾米馅糯米也不错,烧包就比较逊色。这一次意外地吃到乌雪的古早味,让我的笔记本多了几个好去处。


2017年7月10日星期一

隐藏中的乌雪古早味(一)

隐藏中的乌雪古早味(一)


传说中武侠小说里的炼丹炉就在良记,练得一身好铲功的刘大侠是掌门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机缘到来,有机会去乌雪新村走一趟。匆匆出门,一机在手足以搜罗雪州美食。抵达乌雪一个小地方,以月光河和刺激米闻名。其独特之处是炭火烹煮,不单是炭火,是熊熊大火。点了个月光河,把刺激米粉换成粿条。先上桌的是刺激果条,当地人爱吃的一道胡椒汤粿条。捧上来一碗只有几片包菜和很多肉片的粿条汤,没有其他配料。我对网上评论带着保留态度,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同。喝了一口汤,眼睛一亮,怎么会有那么好喝的汤?胡椒的辣暖了胃也窝了心,在档口帮忙的小伙子就是一脸笑容招呼我们。我怀疑是他的笑容让刺激米加分,闭上眼睛再多喝几口;没不妥,就是那么好喝。不起眼的猪肉片滑溜溜的,突出猪肉鲜味。汤里几片包菜增加汤的甜度,整碗粿条搭配得太好。我们不互让地一人一碗把它扫光,滴汤不留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接下来是月光河,虽不太爱生蛋打在河粉上,为尝试还是让步。浓稠的酱料粘在河粉上,加了很多蒜碎。齿颊间残留咸香味,是不是烤香的左口鱼碎? 这碟炒粉火候够,镬气十足, 不是寻常好吃,是极品。普通河粉只用调味料调出酱汁,没有颗粒感。从天亮吃到天黑,食量不大的我又叫了一碟福建炒面,出门不动黑酱油的另一半也顾不得玻璃肚,吃得很多。街头小巷卧虎藏龙,那种古早味是餐馆所欠缺的。


良记炒粉已在此四十多年,傍晚六点开到午夜十二点半,不止当地人喜欢,外地闻名而来的也不少。除了华人,识途老马的印度顾客络绎不绝。单看那灶和镬,经历数十载岁月, 炒了千万碟河粉。我念念不忘那刺激粿条,以后即使不路过也会特地绕道前来吃一碗。

2017年7月8日星期六

面包果糯米饭

面包果糯米饭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阿姨知道我喜欢吃面包果,特地买了树苗交给舅舅帮忙种。外子也在他家种了两棵,可惜长不了。马来人的屋外常看到这果树,菜市场倒不多见。娟姨送一个给我,原本想沾粉浆炸,又感到喉咙不舒服,就煮椰浆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儿子想吃榴莲糯米饭,现在非榴莲季节,老妈煮面包果糯米饭加以代替。两者都是味道强烈的水果,不相上下。很多人对面包果的认识就是淡然无味,硬邦邦。就连娟姨也说她炸出来的面包果没有味道。我嘴馋,自小爱吃面包果,大伯母常做的甜品有Sira Sukun Pengat Sukun 炸的是我后来想吃自己做的版本。我们家不吃像生番薯的生面包果,买回来后要收几天,让果实软化,散发香甜味。若所采摘的果实不够熟,软了以后也不会有香气,这种果肉淡然无味,可以弃之。熟的果实有很多胶汁, 果实的‘眼’也较大,乍看之下果实表面显得不太干净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女儿买回来的糯米有独特的香味,米粒长,弹性佳。加了蓝花汁煮一些糯米饭,拿来配面包果实在好吃,一大锅就这么吃完。我不爱吃外面卖的甜品,甜品、甜品都有名给你叫,淡然无味的甜品那入得了口?